hero image

紫狐

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Giscus
Giscus
由 GitHub Discussions 驱动的评论系统
Ratings
Ratings
算法比赛排名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十一)- QEMU VFIO 实时迁移 (Live Migration) 架构深度解析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十一)- QEMU VFIO 实时迁移 (Live Migration) 架构深度解析

一、 背景与核心挑战

在虚拟化场景下,设备的实时迁移 (Live Migration) 一直是“直通设备 (Passthrough Device)”的阿喀琉斯之踵。

  • 纯模拟设备 (Virtio):状态完全在内存中(QEMU 进程内),迁移就是简单的内存拷贝。

  • 直通设备 (VFIO):设备状态散落在硬件内部的寄存器、SRAM、甚至是正在处理的 Pipeline 中。对 Hypervisor (QEMU) 来说,这是一个黑盒


紫狐大约 5 分钟techvfioqemu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十)- QEMU VFIO 中断机制从 INTx 到 MSI-X 的模拟演进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十)- QEMU VFIO 中断机制从 INTx 到 MSI-X 的模拟演进

简介与背景

中断是设备与 CPU 通信的命脉。

在直通场景下,硬件产生物理中断,必须准确、低延迟地投递给虚拟机的 vCPU。

QEMU 必须模拟 PCI 规范定义的三种中断模式:INTx(传统电平中断)、MSI(消息中断)和 MSI-X(扩展消息中断)。

其中,MSI-X 是现代高性能网卡和存储控制器的标配。

如果中断处理路径过长(例如经过 QEMU 用户态转发),会带来巨大的性能抖动。


紫狐大约 3 分钟techvfioqemu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九)- VFIO-PCI 设备实例化 (Realize) 流程全解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九)- VFIO-PCI 设备实例化 (Realize) 流程全解

简介与背景

当用户在启动参数中写下 -device vfio-pci,host=0000:01:00.0 时,QEMU 内部发生了一场复杂的“接力跑”。

vfio_realize 函数是将虚拟设备对象与物理硬件真正绑定的核心枢纽。

它不仅要打开设备文件,还要解析硬件资源(BAR、中断),并将其映射到虚拟机的地址空间中。 如果这一步失败,虚拟机将无法启动或无法看到该设备。

逐层代码拆解

vfio_realize位于 hw/vfio/pci.c,是 PCIDeviceClass 的 realize 方法实现。它的主要职责是:资源发现、资源映射、错误处理。


紫狐大约 3 分钟techvfioqemu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八)- QEMU VFIO-PCI 设备类型的注册与初始化深度解析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八)- QEMU VFIO-PCI 设备类型的注册与初始化深度解析

简介与背景

在虚拟化技术中,PCI 设备直通(Passthrough)是实现高性能 I/O 的关键技术。QEMU 作为用户态的虚拟机监控器(VMM),通过 VFIO(Virtual Function I/O)子系统与 Linux 内核交互,将物理设备的控制权安全地暴露给虚拟机。

然而,在 QEMU 真正打开 /dev/vfio 设备文件之前,它必须先在自身的对象模型(QOM, QEMU Object Model)中“注册”这一设备类型。这一步看似简单,实则是定义设备生命周期(创建、复位、迁移、销毁)的基石。


紫狐大约 3 分钟techvfioqemu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七)- NVIDIA vGPU驱动剖析(下):虚拟设备生命周期与I/O实现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七)- NVIDIA vGPU驱动剖析(下):虚拟设备生命周期与I/O实现

引言与整体框架

在上篇中,我们分析了nvidia-vgpu-vfio驱动如何通过一个精巧的“前端-后端”架构完成初始化,并向Linux MDEV框架注册了其GPU虚拟化能力。这个注册过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个名为vgpu_fops的操作函数集。

本文(下篇)将聚焦于vgpu_fops,详细剖析一个vGPU实例从诞生到被虚拟机(VM)实际使用,再到最终销毁的完整生命周期。我们将看到,用户空间的每一个VFIO操作,是如何通过vgpu_fops中的函数,最终被精确地转发和实现。


紫狐大约 4 分钟techvfio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六)- NVIDIA vGPU驱动剖析(上):前端-后端架构与初始化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六)- NVIDIA vGPU驱动剖析(上):前端-后端架构与初始化

引言与整体框架

NVIDIA vGPU技术是数据中心GPU虚拟化的行业标杆,它允许将单块物理GPU的强大能力“分割”并同时赋能给多个虚拟机。nvidia-vgpu-vfio 内核模块是实现这一魔法的关键组件,它扮演着连接NVIDIA专有GPU驱动与Linux标准VFIO/MDEV虚拟化框架的“适配器”角色。

本文(上篇)将基于NVIDIA-Linux-x86_64-460.73.01-grid-vgpu-kvm版本,深入分析nvidia-vgpu-vfio驱动的顶层设计,重点解读其精妙的“前端-后端”解耦架构,以及在模块初始化和探测(Probe)阶段,它是如何与NVIDIA核心驱动建立通信、并向Linux内核注册自身虚拟化能力的。


紫狐大约 4 分钟techvfio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五)- MDEV驱动实现剖析:以mtty示例驱动为蓝本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五)- MDEV驱动实现剖析:以mtty示例驱动为蓝本

引言与整体框架

在前文对 vfio-mdev 框架的分析中,我们了解到它是一个通用的“胶水层”,负责将任何 mdev (Mediated Device) 虚拟设备适配到 VFIO 体系中。然而,vfio-mdev 自身并不创造虚拟设备,这一职责落在了底层的物理设备驱动身上。mtty (Mediated TTY) 正是内核源码中提供的一个官方示例,它完整地展示了一个物理驱动(尽管它本身也是虚拟的)如何实现 MDEV 接口,从而将其“硬件”资源分割给多个用户。


紫狐大约 5 分钟techvfio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四)- VFIO-MDEV设备虚拟化的新篇章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四)- VFIO-MDEV设备虚拟化的新篇章

引言与整体框架

我们之前讨论的 vfio-pci 实现了设备的物理直通,它功能强大但存在一个核心限制:独占性。一个物理设备一旦被分配给一个虚拟机,其他虚拟机或宿主机便无法再使用它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内核引入了MDEV(Mediated Device)框架。MDEV 是一种设备虚拟化技术,允许一个物理设备(Parent Device)被“分割”成多个独立的虚拟设备(Mediated Devices),这些虚拟设备可以被独立地分配给不同的虚拟机,从而实现单张物理卡(如GPU、FPGA)的多用户共享。


紫狐大约 5 分钟techvfio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三)- IOMMU后端Type1驱动与DMA隔离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三)- IOMMU后端Type1驱动与DMA隔离

引言与整体框架

前面的文章我们已经剖析了VFIO的核心框架和面向PCI总线的vfio-pci驱动。然而,VFIO实现安全设备直通的基石——IOMMU(Input-Output Memory Management Unit)——是由一个独立的后端模块来管理的。vfio-iommu-type1 就是其IOMMU后端驱动。它利用内核原生的IOMMU API,为VFIO Container提供DMA地址翻译和内存保护服务。

当用户空间通过 VFIO_SET_IOMMU ioctl 为一个Container选择 VFIO_TYPE1_IOMMU 后端时,vfio-iommu-type1 驱动便正式接管了这个Container的内存管理。本文将详细解读该驱动的内部机制,重点分析它是如何为用户空间内存建立安全的IOMMU映射,从而允许直通设备进行DMA操作的。


紫狐大约 5 分钟techvfio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二)- PCI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

VFIO框架源码分析(二)- PCI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

引言与整体框架
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们分析了VFIO的核心框架层,它定义了一套通用的、层次化的设备管理模型(Container -> Group -> Device)。然而,这个核心层是与具体总线无关的。为了管理真实世界中的设备,VFIO需要针对特定总线的驱动程序来实现其定义的 vfio_device_ops 接口。vfio-pci 就是这一理念下最重要的实现,它专门负责管理PCI/PCIe设备,是实现设备直通的关键工作模块。


紫狐大约 6 分钟techvfio
2